大力推进高端人才引领、电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举人才培养三大工程,深入实施学术聘任、津补贴、创新科研支持人才激励三项制度,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向上,各班组干劲十足。本次会议使用蒙电e联APP召开。
疫情当前,居家不停工。在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时期,电能计量中心坚持居家不停工,积极组织员工在线上参与学习,会上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准格尔旗和薛家湾供电公司近期防疫相关政策以及各级安全生产文件,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居家不停工,齐心战疫情。今后一个时期,该中心将通过开展这些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恢复弹性值班后,中心要求各班组每日开展办公场所环境消杀,班组成员健康台账每日动态更新,专职司机24小时待命备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确保在岗人员健康工作,各项业务能够有序开展。自10月初以来,准旗和周边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电能计量中心始终严格贯彻落实属地和公司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压紧压实风险人员排查、健康信息报送、环境车辆消杀、弹性值班纪律、人员思想动态等各方面工作责任,确保中心各项工作业务正常开展。
电能计量中心将严格执行公司弹性值班纪律,一方面确保在岗人员正常开展各项工作业务,另一方面确保居家办公人员有工作任务随时完成,真正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业务,为实现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在计量业务工作方面,电能计量中心各班组均干劲十足,丝毫没有受到静默居家的影响在一年时间里她和同事们一起完成台区改造、批量新装以及低压台区线路治理。
以前我是做主网工作对现在到供电所做配网起到了很好地支撑作用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万许杰 11月10日一大早,国网九江市濂溪区供电公司新港供电所转岗员工赵如江便和往常一样,熟练地收拾好测温仪、巡线记录本、望远镜等物品,出发前往10千伏滨江二线开展线路巡视。今年该公司开展的10千伏线路杆号两清理工作,他和同事一天走了17公里,其中有一段山路,杆与杆之间长满了荆刺,与杆挂牌时身上都被划出了一道道血痕。电脑流程记不住,他就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记下来。
到了晚上,他会把记录一天所学的小本子拿出来,反复回顾和总结。扫盲过后,该公司贯彻以测促学的思想,又对转岗人员开展出师技能认定考评,考评通过率63%,赵如江取得了83.5分的好成绩。
现在,赵如江已是10千伏滨江Ⅱ线的设备主人,在工作中可以独挡一面。赵如江虽然年纪大,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只要有人去巡线,他就跟着去,有人去装表,他就拿废弃的电线,在旁边学着比划。转岗前,他在柘林水电厂工会工作了22年。初到濂溪区时,虽然有着55岁的高龄,但他却是一个职场小白,对新从事的配网运维工作一窍不通。
有人说老赵快退休的人了,还这么拼命干吗?要问赵如江心里有没有过犹豫,他说,转岗后工作虽然变化很大,但大家都是一起干,没有人叫过苦叫过累,生活很充实,他也从没想过要打退堂鼓。赵如江是新港供电所客户服务三班班员,现从事10千伏线路维护工作。为了快速让转岗发展人员掌握各项业务技能,濂溪区公司实施双师带徒模式,一到岗,新港供电所所长就给他分了两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个负责教他学习业务系统,一个负责教他现场技能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赵如江和其他转岗发展员工一样,都掌握了基本的业务知识和现场工作经验,但离一岗多能的职责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该公司安排了13名火种教练进行传帮带,对转岗发展人员开展差异化培训,并对实操技能不熟练的员工进行扫盲。
就连所里的小年轻都感叹:当初高考都没赵师傅学的这么认真地面上积雪的融化程度可以判断管线的保温是否完好,哪里有漏汽更是一目了然。
供热外管网是企业对外供热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热源厂与居民区的纽带,担负着市区居民及周边村庄的供暖重任。供热外网班管辖的外管网线路长达11.3千米,每天巡检一遍正常也得2个多小时。
无论任何时间,只要有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居民解决问题。他们深深地知道,越是严寒的天气,越要加强巡线力度,排查工作更要仔细认真,即使天气寒冷环境恶劣也不能阻挡他们坚定的脚步。返回的路上,大家才感到脸被寒风吹得生疼,手已冻得发麻。自开始供热以来,漳泽发电分公司设备维护部供热外网班全体员工不惧严寒,细化供热外管网巡检措施,积极主动加强巡线力度,确保管网安全运行。下雪天气更是巡检的绝佳机会,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雪后巡查,问题反而更好发现。入冬季节,气温持续走低,寒风侵袭,但员工们仍旧在专心致志地巡查着隐患缺陷。
路是难走些,巡查却简单了起来。但为了保证供暖顺畅,让居民在严冬时感到温暖,这些都不再重要。
寒风中,伴着手机铃声,解答着供热线路的设备缺陷疑问,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那属于自己责任的管道线路,每天风雪无阻地为外管网进行体检,没有半句怨言。阀门井、法兰、盘根,一眼扫过便成竹在胸,大家把所有问题记录在案,以便回去及早制定解决方案
当地时间11月16日10时05分,由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20亿千瓦时。在2017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上马相迪A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0兆瓦,是尼境内第一个由中国企业开发建设、运营的项目,也是尼泊尔水电建设史上第一个提前实现发电的水电站。
除完成发电任务外,该项目还履行了200多项社会责任项目,涵盖学校、医院、道路桥梁、供水灌溉等方面,受当地各方赞赏。上马相迪A水电站为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和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提供长期稳定的电源,其所发电力中的六成被输送至加德满都地区,其余四成则被输送至博卡拉地区在2017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上马相迪A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0兆瓦,是尼境内第一个由中国企业开发建设、运营的项目,也是尼泊尔水电建设史上第一个提前实现发电的水电站。除完成发电任务外,该项目还履行了200多项社会责任项目,涵盖学校、医院、道路桥梁、供水灌溉等方面,受当地各方赞赏。
当地时间11月16日10时05分,由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20亿千瓦时。上马相迪A水电站为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和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提供长期稳定的电源,其所发电力中的六成被输送至加德满都地区,其余四成则被输送至博卡拉地区
福清核电表示,此次双方合作率先在福清核电打造智慧水生态示范项目,是对福清核电的充分认可和信任。中核环保将与中国核电强强联合,加快集团内部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推动集团公司环保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双方约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核电厂供水、排水、生产用水一体化智慧调控运营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核电站智慧水生态示范项目,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核电产业发展。要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中核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福清核电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部门参加签约仪式。中核环保充分发挥内部产业链优势,打造出水生态一体化服务能力,拓宽了集团公司核技术应用产业版图。申彦锋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核环保表示,中核智慧水生态一体化产品是中核环保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成果之一,其核心优势是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装备技术,专业的水务运营团队,通过动态预测、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实现水处理价值最大化,有力保障用水安全与排放达标,筑牢生态屏障。
11月15日,中核集团首个智慧水生态一体化产品(Atoms)在北京发布,国内首个智慧水生态示范项目落地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希望中国核电与中核环保能够扎实有效推进合作,打造集团优势产业新名片,共同推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结果导向,科学长远谋划,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数字核工业建设。
此次示范工程落地福清核电意义非凡,双方的战略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福清核电水资源管理智能化水平,为核电提供综合能源加清洁服务的智慧方案,实现水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降耗,有效助力双碳目标与国家节能减排方针的落实。福清核电将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与中核环保在节能减排、智慧水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